為您提供行業新聞信息,帶您了解更多動態
東莞裥棉廠:栽培棉種的主要種類
陸地棉
東莞裥棉廠介紹,陸地棉起源于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。原為熱帶多年生類型,經人類長期栽培馴化,形成了早熟、適合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栽培的類型。這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廣的棉種,占世界棉纖維產量的90%以上。纖維長度為21~33毫米,細度為4500~7000米 /克。商業上習稱細絨棉。陸地棉內又分8個類型,其中尖斑棉、馬利加藍特棉、尤卡坦棉、莫利爾棉、李奇蒙德氏棉、鮑莫爾氏棉和墨西哥棉7個類型為多年生。闊葉棉為一年生,現在世界主要產棉國廣為種植的陸地棉均屬這一類型。
海島棉
東莞裥棉廠了解到,海島棉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區,以后傳播到大西洋沿岸和西印度群島。其熱帶多年生類型以在秘魯和其他南美洲國家的變異最多,如坦奎斯棉、秘魯棉等。這個種的亞熱帶一年生栽培類型形成于美國和埃及。早熟的零型分枝或緊湊分枝類型形成于蘇聯中亞地區,稱蘇聯細絨棉。海島棉以纖維長(達33~45毫米)而細(6500~9000米 /克)、有絲光、強度高(4.5~6克)著稱。商業上習稱長絨棉。除一年生類型外,還有兩個多年生變種:巴西棉和達爾文棉。中國西南地區生長的離核木棉和聯核木棉,都屬半野生狀態的多年生海島棉。
亞洲棉
東莞裥棉廠介紹,又稱中棉,是被人類栽培和傳播最早的棉種。種內又可分為6個地理-生態類型:印度棉、緬甸棉、垂鈴棉、中棉、孟加拉棉和蘇丹棉。其中印度棉和蘇丹棉為多年生;緬甸棉多數為多年生,也有一年生;其余類型為一年生。中國在陸地棉全面推廣前廣泛栽培亞洲棉,由于纖維粗短(15~25毫米),商業上習稱粗絨棉。因其不適于中支紗機紡,且產量低,已于50年代為陸地棉取代,只在南方一帶尚有零星種植。但亞洲棉具有早熟、耐陰雨、爛鈴少、纖維強度高等特性,因而仍不失為重要的種質資源。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仍有一定栽培面積。
草棉
又稱非洲棉,原產于非洲南部,分布于亞非兩洲,在其進化過程中形成5個地理-生態類型:暗色棉、庫爾加棉、威地棉、槭葉棉、阿非利加棉。前 3個為一年生,后2個為多年生。中國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栽培過的非洲棉屬庫爾加棉類型。由于纖維粗短,商業上也稱為粗絨棉,近年已幾乎絕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