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繡加工的難點在于平衡 “刺繡的精細度” 與 “皮革的耐受性”,需根據皮革特性靈活調整工藝參數,才能實現美觀且耐用的效果。
?
現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皮繡加工的核心流程有哪些?
1、皮革預處理
清潔:去除皮革表面的油污、灰塵,避免刺繡時線跡沾染污漬。
定型:對于較軟的皮革(如羊皮),需通過低溫熨燙(60-80℃)或粘貼襯布(薄型無紡布)增加挺度,防止刺繡時變形。
標記定位:用專用皮革記號筆(可擦除)或轉印紙標注圖案輪廓,確保刺繡位置精準。
2、設備與工具準備
刺繡設備:多采用工業平繡機(需更換皮革專用壓腳,避免刮傷皮革),或手動繡花繃(適合小批量、復雜圖案)。
針具:選用粗號皮革針(如 14-18 號),針尖鋒利且耐磨,避免穿刺時撕裂皮革。
繡線:常用絲線、棉線、尼龍線,或金屬線、皮繩(增加質感),線徑需與針孔匹配,過粗易導致皮革破損。
3、圖案設計與編程(機繡)
圖案適配:避免過于密集的針腳(皮革透氣性差,密集刺繡易導致開裂),線條宜粗不宜細(皮革表面光滑,細線條易模糊)。
編程參數:調整針距(通常 3-5mm,比布料刺繡略大)、下針力度(根據皮革厚度設定,厚皮革需加大力度但避免刺穿過度)。
4、刺繡操作
固定皮革:用專用夾具或繡花繃將皮革繃緊(力度適中,過緊易拉伸變形,過松導致線跡歪斜)。
起針與收針:起針時在圖案邊緣多回針 2-3 次,收針時將線頭藏于皮革背面(用鉤針勾入內層),避免線頭外露磨損。
針法選擇:以平針、包針、鎖鏈針為主,避免使用需要反復穿刺同一位置的針法(如打籽繡),防止皮革破損。
5、后處理
修剪線頭:用小剪刀仔細修剪正面和背面的多余線頭,避免刮擦。
邊緣處理:若刺繡位于皮革邊緣,可涂抹少量皮革封邊劑,防止刺繡處皮革開裂。
養護:根據皮革類型,輕涂皮革護理油(真皮適用),保持柔軟度,避免線跡因皮革硬化而斷裂。